【專題說明】
隨著媒體數位化與社群媒體平台的興起,科技創新與被人們採用的速度都在逐漸的加速之中,大幅改變了傳播產業的地景,也改變了媒體研究的領域邊界。以政治傳播為例,網路成為民眾獲得政治或公共事務相關訊息的最主要來源,根據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在2022年所進行的調查顯示,有66.4%的受訪者會透過網路搜尋、瀏覽、點閱、觀看相關的訊息,不只於此,有25.6%的受訪者還會進一步透過網路轉貼、轉寄或分享相關的訊息,而具有如此網路傳播經驗的人,其所具有的政治效能感,也較沒有網路經驗的人更高(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電子報,2024年1月31日)。因應這些政治傳播生態的發展,政黨和政治運動都在發展新的選舉與行銷的策略,而為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編輯與發送訊息的「小編」甚至成為一種新的政治與媒體的角色。此外,社群媒體所特有的演算法機制、假訊息的流竄、政黨立場鮮明的媒體生態、以及高度主動的媒體使用者,都在在改變了民意氣候的形成方式與型態。
在面對這些新傳播科技所帶來的變化之中,政治傳播的領域特別需要超越原有的學門界線,以跨領域的合作方式去理解新傳播科技所帶來的衝擊,但這樣的理解應該是超越「科技決定論」,尋求在台灣特定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重的脈絡之下,面對新的政治傳播型態所帶來的政治性挑戰。
【徵稿主題】
• 政府、政黨、政治人物如何運用社群媒體論述社會、政治與文化的議題
• 社群媒體所具有的能供性(affordances)如何影響政治的參與、以及造成政治的爭議?在不同的社群媒體平台上是否具有不同的類型?
• 社群媒體上政治極化的問題、與對公共領域的衝擊
• 假訊息的政治與政治的假訊息:假訊息的內容與接收等
• 其它與社群媒體的政治傳播的相關議題
【專題主編】
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所蕭蘋教授
【截止日期】
2024 年12 月10日
來稿請寄《政治科學論叢》:politics@ntu.edu.tw ,或至本刊首頁線上投稿。
投稿相關資訊及撰稿體例,請參閱《政治科學論叢》網頁:https://politics.ntu.edu.tw/ps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