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2025
【活動公告】敬邀參與台社季刊座談-5/25下午兩點半「世界體系的文化批判論壇:陳映真的第三世界」

 世界體系的文化批判論壇:陳映真的第三世界

➡️ 時間:2025年5月25日(日)2:30-4:30
➡️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視聽館F106)
陳映真的第三世界到底意味著什麼?對我而言,他所謂的第三世界是戰後新殖民主義時期的後殖民世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個前殖民地、半殖民地、次殖民地,在反殖民獨立戰爭、內戰中慢慢走出來,不論以富國強兵或是追求國家現代化為動力,被立即且快速地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及其內部與之抗衡的社會主義陣營,所構成的二元對立的全球冷戰體制中。
第三世界問題的歷史縱深遠遠大於歐洲經驗繁衍出來的左右問題,無論左右是真還是假問題,能否面對其自身環境的複雜性是困難的問題,而西歐、美國之外的地區真能夠全然收攏到不屬於我們歷史經驗所派生出的左右世界觀?難道左右問題不是資本帝國主義同一個問題結構,因而遮蔽了歐洲本身及其之外歷史經驗的追問?就像民族國家問題是歐洲歷史的產物,為什麼其他地區可以不經思索地套用在自己身上?無數的問題可以繼續推演,於是就開始陷入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的論辯,於是跌入另一個預先套好的陷阱。
第三隻眼的直覺是:陳映真洞察身邊的能力讓他長出了另一隻他自己都沒法充分意識超越左右的眼睛,這隻眼睛不特殊,其實內在於第三世界的需要,必須回歸歷史客觀狀態的複雜性,迫使要介入的有心份子能接地氣、著陸、低空俯視自身的大地,思想的特定性才是我們的。
➡️ 主講:陳光興
曾任職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新竹亞太/文化研究中心、韓國延世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京都大學、烏干達大學等訪問教授。著作包括《人民民主逃逸路線──媒體文化批判》(1994)、《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2006)、《陳映真的第三世界》(2025)、Asia as Method: Towards Demiperialization (2010)。長期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編輯委員、顧問,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ovements共同主編、《人間思想》主編。亞際書院理事長、執行長,目前推動萬隆書院。
➡️ 與談:
黃志翔(編導、作家)
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馮建三(《傳播、文化與政治》編輯委員)
➡️ 主持:
魏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編輯委員、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 主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萬隆書院
➡️ 合辦: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台灣社會研究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