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上午議程 | ||
09:30~10:00 | 報到 | ||
10:00~10:15 | 開幕式 | 主持:盧非易 副院長 來賓致詞:吳思華 校長 其他來賓 | |
10:15~12:15 | 開幕論壇 Opening Panel 地點:10樓國際會議廳 | 專題論壇 主題: NGN 時代下的內容形式、產業模式及對傳播教育的影響 主持人:盧非易(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 與談人:(依筆畫順序排列) 1.NCC專門委員 紀效正 2.資策會 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詹文男 3.部落客 劉威麟 Mr.6 4.大同電信總經理 嚴福心 5.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關尚仁 議題: NGN 時代的特色、願景與挑戰。 NGN 時代下產業模式的趨勢。 NGN 時代下內容產製的趨勢。 NGN時代的新科技與新趨勢如何影響傳播教育、期望與建言。 NGN時代的新科技與新趨勢如何與傳播教育結合,及可能合作的方向。 | |
12:15~13:30 | Lunch 午餐\時間 | ||
時間 | 下午議程 | 場次一 | 場次二 |
13:30~15:30 | Session I | 1.新科技與世代 地點:10樓會議室 主持人/評論人:吳翠珍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社交網站使用維度與青少年公民參與之關係初探:以中國大陸南部大學生為例【論文提報人:張昕之(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 】 論文二:親子溝通與網路使用之相關研究【論文提報人:沈孟燕、孫式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論文三:「話」出新關係:行動社會中的「銀」世代【論文提報人:王品昇(南華大學傳播所)】 | 2. 訊息製作流程 地點:11樓研習教室 主持人/評論人:蔡琰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我很瞭解這件事”:條件因素與架構效應之間的一個重要仲介變數—以2008年西藏議題為例【論文提報人:徐暉明(中國廣東省廣州大學)】 論文二:機械複製時代的反動—手創藝術家【論文提報人:吳怡潔(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論文三:「叛逆與服從」-饒舌歌手的抗拒宰制與自我矛盾【論文提報人:蔡致仁(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
15:30~16:00 | Tea Break 茶 敘 | ||
16:00~18:00 | Session II | 3. 新科技與法規政策 地點:10樓會議室 主持人/評論人:關尚仁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電信網路分割之可行性研究-借鏡英國經驗【論文提報人:倪大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論文二:數位匯流時代網際網路服務業者的政策與法規管理-以台灣與馬來西亞為例【論文提報人:黃燕蘭(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論文三:數位時代的電信普及服務政策:台灣與美國的比較分析【論文提報人:吳品彥(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 4. Prosumer 地點:11樓研習教室 主持人/評論人:侯志欽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追隨、盜獵、原創:以字幕組活動為例【論文提報人:吳姿嫻(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論文二:網路社群口碑傳播行為研究--以mobile01網站「開箱文」為例【論文提報人:陳仲豪(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論文三:部落格串聯貼紙使用意向探討—以「我不要三聚氰胺Melamine Free」貼紙為例【論文提報人: 潘善新(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時間 | 議程 | |
09:30~10:00 | 報到 | |
10:00~12:00 | Session III 5. 新科技平台與內容 地點:10樓會議室 | 主持人/評論人:黃葳威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一:數位傳播平台頻道必載需要性之初步探討-中華電信MOD為例【論文提報人:陳光毅、邱健倫(銘傳大學數位資訊傳播學系)】 論文二:由數位電視到行動電視-以瑞士手持數位電視(DVB-H)發展策略為例【論文提報人:侯志欽(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論文三:行動內容製作原則的實驗:以影音新聞為例【論文提報人:許\瓊文(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
12:00~13:30 | Lunch 午餐\時間 | |
13:30~15:00 | 專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地點:10樓國際會議廳 | The Importance of Trauma Awareness for the News Media Profession 講題:認識與意識「創傷」對新聞專業的重要性 Managing Director Dart Centre for Journalism and Trauma – Australasia Catherine McMahon 講者 達德基金會 澳亞中心主任 |
15:00~15:30 | Tea Break 茶 敘 | |
15:30~17:30 | 閉幕論壇 Closing panel 地點:10樓國際會議廳 | 專題論壇 主題: 從莫拉克風災談傳播媒體、傳播新科技與傳播人在災難中的角色 主持人:郭力昕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系主任 與談人:(依筆畫順序排列) 1. 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 資訊組委員 (現任台灣省諮議會 秘書長)李雪津 Commissioner, Nation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Commission, Executive Yuan Cher-Jean Lee 2. 達德基金會 新聞與創傷澳亞洲中心主任 Cait McMahon 3. 公共電視公視新聞部經理 何國華先生 Manager, News Department,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Kuo-Hwa Ho 4. 部落客 鄭國威(龜趣來嘻) 5. 災區採訪記者 羅友志 議題: 莫拉克風災主流媒體與非主流媒體的總體表現。 記者只會妨礙救災嗎?還是可以進一步協助救災? 政府防救災工作與媒體是衝突還是互惠,如何合作? 部落客與傳播新科技如何協助防救災? 國外的經驗可否做為台灣的借鏡? Topic: “Learning from Morakot Typhoon, what roles could 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persons play during disasters?” Moderator: Department Chair Li-Hsin Kuo Panelists: 1. Commissioner, Nation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Commission, Executive Yuan Cher-Jean Lee 2. Managing Director, Dart Centre for Journalism and Trauma – Australasia Catherine McMahon 3. Manager, News Department,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Kuo-Hwa Ho 4. Blogger Kuo-Wai Cheng 5. On-Spot journalist Yu-Chih Lo Issues: What are the performances of main-stream media and non-main-stream media in Morakot Typhoon? On-spot journalists’ work could only be obstacles or facilitators instead? Is there any conflict betwee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and news gathering? Could it be a win-win play? How bloggers and new technology help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Examples and experiences aboard for Tai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