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許多人總以「去中介化」為號召,並提出中介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了一 層隔閡,進而影響到互動成效;但在新媒體時代的今日,人際傳播卻多以「媒介 化」的即時通訊軟體溝通模式為主要媒介,以形成更為友善、良性的互動異質空 間。像是即便是住在同一屋簷下的親子也會刻意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作為溝通的媒 介。有些親子可能一見面說沒幾句話便吵了起來,但是透過即時通訊軟體作為溝 通的媒介,反而促使親子間可以和睦相處。另外,也有許多在同間辦公室的同事, 反而較常以通訊軟體溝通事情;以及相約見面的親朋好友卻心都不在飯桌上,而 只顧著以手機與不在現場的人互動。過去,許多研究指出網路中介的人際傳播(非 面對面的人際互動)會使得人際關係更為疏離;但現今許多家庭、職場、朋友間 卻因藉由即時通訊軟體作為溝通的媒介,反而使得人際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這種人和人的溝通的方式透過即時通訊軟體的傳播媒介,產生了新的變化, 其特殊性也進一步帶來行動通訊溝通結構的重要改變,更進而形塑了媒介化的人 際傳播。而研究中也發現透過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也帶來了不同以往面對面互動的 溝通特性。 在媒介融入受眾生活,對社會影響越來越深入的當下,媒介化逐漸成為人 們討論的熱點。媒介通過延伸、取代、融合和遷就促成了媒介技術、媒介邏輯 和媒介影響的形成,在這三個條件的共同作用下產生了媒介化,即基於媒介並 以媒介為中介的一種動態變化過程。而在媒介化的過程中,媒介則會在內容和 形態方面做出改變來因應媒介化的存在,這包括媒介內容的個性化和社交媒介 的精緻化。由此可見,媒介與媒介化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改變與被改變的直線 性關係,而是媒介與社會互動意涵的進一步彰顯,是全球化理論與信息社會理 論在地化媒介實踐的一次嘗試。在媒介與媒介化的互動過程中,媒介的傳播或 溝通行動漸漸帶有一定的社會性,媒介因素也成為社會變遷和社會關係形式中 的關鍵因素。 然而「媒介化」意圖彰顯的傳媒介入社會實踐,很容易被擴張詮釋為傳媒邏 輯對於社會生活的全面性主導,甚而「取代」。因此也使得媒介化的相關討論, 2 免不了被與同樣指出媒介化趨勢的後現代文化批評相提並論。例如:布希亞主張 一個由媒介所構築的符號與象徵世界,使得所有傳播、溝通或論述都屈服在傳媒 所建構的單一符碼下。 Stern(2003)指出,「向實踐轉」係立基於「意義的整體」及「注意特定實 踐及其脈絡」之上,本研究把題目訂為「向實踐轉」,並非把重點放在實踐的理 論上,而是針對現今的人們經常性地以通訊軟體介入人際傳播的現象加以說明。 過去常言「萬物以人為尺度」,曾幾何時變成了即時通訊軟體的互動模式大 大介入了面對面的人際傳播?除了面對面溝通外,台灣人經常使用的即時通訊軟 體在人際傳播中有何作用,是研究者關注的主要議題。即時通訊軟體已然成為台 灣人際傳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在人與環境之間扮演重要而關鍵性的角色。 在「新媒體為主流」的世代裡,數位科技無所不在,但無所不在的科技真的始終 來自於人性嗎?還是其實是科技改變了人際傳播的模式? 人際傳播的互動模式因新媒體於日常的實踐中發生了變化,且媒介化確實使 得人際傳播更加多元和跨時空。本研究將緊扣媒介化的核心概念,提出人際傳播 是否有媒介化的趨勢?以及通訊軟體對人際傳播的傳播效果為何?之研究問題。 本研究將藉由深度訪談十一位受訪者的個案,構築即時訊軟體作為人際傳播中 「媒介」的溝通模式,並以媒介化觀點來分析其媒介化人際傳播互動的特性,歸 納其使用動機、形象塑造、符號互動與情感傳遞等面向,進而瞭解媒介化的即時 通訊軟體對人際傳播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