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群媒體如臉書(Facebook)的興起,出現一群經營網路社群的「社群 編輯」(social network editor or social media editor),俗稱「小編」,來負責管理粉 絲專頁(fans page),新聞媒體自然也跟上了這股潮流。對於新聞小編而言,他們 多不產製新聞,而是挑選值得分享於社群媒體的新聞報導,同時撰寫引言以吸引 讀者點入新聞連結,將其導引回原新聞網站。有關新聞小編的角色定位,有人從 「守門人」(gatekeeper)觀點切入,強調社群編輯掌控資訊流動的能力(莊雅茜, 2012);有人則強調「市場行銷」(marketing)觀點,認為社群編輯除了在粉絲頁 上分享新聞,還得重視如何「推廣」及「散布」新聞內容(Tandoc & Vos, 2016) 然而,由於社群媒體上的資訊多而繁雜,如何讓自家媒體的新聞資訊脫穎而 出,抓住讀者眼球,是社群編輯最大的挑戰,過往研究指出他們多採用「擬人化」 的發文策略,使用親切口吻,同時搭配簡短引言以吸引讀者(張孟婷,2012), 但這些引言卻也常為了吸引讀者注意力,參雜過多社群編輯的主觀價值判斷,而 屢遭批評違背新聞倫理。此外,對讀者而言,社群媒體上的資訊過於龐雜,實在 難以每則資訊都花費時間消化,線上新聞對其而言,常常只是一張照片、一則標 題、加上一句社群編輯的引言,社群編輯分享什麼,以及怎麼論述這則新聞,除 了影響讀者會不會點進連結,更可能成為他們理解新聞事件的參考觀點,社群編 輯的重要性可見一班。然而,近年國內相關研究仍處起步階段,雖然陸續有學術 成果產出,但相較於社群編輯一職在媒體實務界的蓬勃發展,學術界的腳步顯然 有些跟不上,對社群編輯的研究也有其急迫性。 本研究以高夫曼(Goffman)提出的框架(frames)概念作為主要理論,認為 社群編輯挑選分享於粉絲頁的新聞、撰寫評論的工作,實為「選擇」與「重組」 的「框架化」(framing)過程(臧國仁,1999)我們得以藉由分析新聞文本中什 麼被納入、什麼被排除、什麼被強調、什麼被忽略,理解文本產製者在框架化過 程中考慮什麼(Scheufele & Tewksbury, 2007),進而得知社群編輯為了吸引讀者 的目光,會如何運用不同的策略以框架化新聞事件?而在運用這些策略時,社群 編輯考量了什麼?這樣的考量又如何影響其提供給讀者對新聞事件的特定詮釋 角度?近年對社群編輯的框架研究大致分為兩種途徑,一種直接從產製端下手, 透過深度訪談,了解新聞小編挑選新聞與撰寫引言時考量的因素與採用的策略, 另一種則以新聞小編的引言為文本,採用量化內容分析探討社群編輯的選擇偏好 以及常用的評論口吻。本研究試圖有別於過往研究途徑,兼採量性的內容分析與 質性的文本分析,同時考量社會情境脈絡,盼以更彈性的詮釋方式釐清社群編輯 如何論述新聞框架。 是故,本文以 2016 年發生的內湖女童割喉案為研究案例,依據粉絲頁的按 讚數高低,以最高的三家媒體《蘋果日報》、《ETtoday 新聞雲》、《東森新聞》的 臉書粉絲頁為樣本母體,並利用數個關鍵字搜尋 2016 年 3 月 28 日至 9 月 30 日 此段區間內與研究案例相關之貼文,將其編碼至(一)受害框架、(二)加害框 架、(三)政府框架、(四)情緒框架、(五)死刑存廢框架、(六)社會安全框架 之中進行量性內容分析,探究社群編輯傾向分享哪種主題框架。此外,本研究也 援引臧國仁(1999)所提出的框架分析層次,透過質性文本分析,探究社群編輯 撰寫引言時會使用哪些論述策略,以及這樣的策略會達到何種效果。 本研究結果特別指出「情緒」的重要性,並將其分為「情緒做為一種新聞框 架」以及「情緒做為一種操作策略」兩個面向。在第一個面向中,本研究發現社 群編輯分享與內湖女童割喉案相關之新聞時,多選擇訴諸同情、難過、生氣、恐 懼等情緒元素的框架,以軟性化、強調人情趣味的手法處理內湖女童割喉案;有 趣的是,讀者對此類新聞按讚和分享的次數也較高,意味社群編輯的選擇傾向與 讀者反應較熱烈的新聞框架,兩者間具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至於政府、社會安 全、死刑存廢等較具公共性的議題框架則較不受社群編輯喜愛。 在第二個面向中,情緒不僅是一種社群新聞價值的評斷標準,更能煽動讀者 進而刺激他們的立即性回應。在引言的論述上,社群編輯經常隱藏新聞重點,勾 起讀者好奇的情緒,或者扮演讀者的「臉友」,分享個人對新聞內容的感受與想 法,拉近與讀者間的距離。此外,他們也常以讀者代言人的角色,同理讀者的想 法,或提出大眾同感疑惑、好奇的問題,寫出他們的心聲以引起讀者共鳴,甚至 主動提出問題或詢問意見,刺激閱聽眾表達看法。無論哪一種,都顯見「情緒」 是得以被操作的,社群編輯藉此在一瞬間抓住讀者注意力,與其產生共鳴,並鼓 勵他們有所立即性的表達,在個人情緒被轉為集體情緒的過程中,社群編輯便達 到導引讀者回原新聞網站、增加網站點閱率的目標。另一方面,社群編輯也會搭 配表情符號,更生動地傳遞情緒,甚至連刪節號、驚嘆號等標點符號也有著十分 隱晦而多元的意義解釋空間。 資訊龐雜的社群媒體就像是資訊的超級市場,資訊的提供者無不想吸引讀者 有限的注意力,而情緒無論是一種新聞框架,或是社群編輯用以吸引讀者的操作 手法,似乎都是為了因應社群媒體的特性。然而,一味地操作情緒卻也可能使我 們容易忽略新聞事件背後的脈絡及結構性因素,僅剩人情趣味而毫無公共性。近 年與社群編輯相關的文獻如雨後春筍,本研究藉由社群編輯引言的框架分析,指 出過往較少注意到的情緒面向在社群經營上的重要性,為最主要的研究發現,然 而,礙於本研究所能涵括的層面有限,難以更仔細地探討情緒在社群經營或閱聽 眾的認知上如何運作,值得往後的研究者對此進一步探討,以對學術及實務界帶 來更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