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年會論文 -2000年總統選舉.媒介公平與選民公共信心
篇名
2000年總統選舉.媒介公平與選民公共信心
作者
彭芸
中文摘要
美國近來不少學者將媒體,尤其電視,與社會許\現象連結,如信任的減低,在政治層面的影響則為參與下降,對政治人物與政府機制採愈來愈懷疑的態度,國內有關信任的研究不多,民國74年一篇名為「我國選民政治信任感與投票抉擇關聯性研究─民國七十四年嘉義市市長選舉個案探析」的碩士論文探究政治信任感與政治支持的差異,在其論文中指出政治信任感的研究有四種主要的研究途徑:社會學研究途徑、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途徑、政治社會化研究途徑以及公共政策研究途徑。另外,還有以傳播理論為基礎的傳播研究途徑,認為大眾傳播媒體除了有告知的功\能外,還有說服或影響的效果。因此大眾傳播媒體對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的報導,勢必也影響到人民對政治人物或政府政策、能力,乃至形象的評價,進而影響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國內近年來就媒體選擇新聞報導偏差所做的研究不少,鐘起惠(2000)檢視2000年總統大選新聞偏差表現,分別從報導品質與視覺畫面、產製畫面等各面向來加以探究,至於選民如何評價選舉新聞的公正性呢?其評價不同媒介、不同內容(報紙、無線、有線、call-in)選舉新聞之公平性與其投票對象及選後信心之關連為何?本研究發現選民確實認為國內無線電視台選舉新聞不甚公平,在滿分10分中,平均的評價才剛超過四分,與有線電視新聞的平均5.867分相差甚多,但若以平均6分及格來說,其實無線、有線台的選舉新聞的公平性都不及格,但值得正視的是報紙的選舉新聞公平性以及扣應節目的公平性同樣受到質疑。而在選後的公共信心上,民眾整體對台灣的未來抱持較高的信心,但若細緻問到信心內涵,則發現黑金解決、族群融合、兩岸關係和平解決的信心在不及格的分數中,只有對政府行政效率的改善信心超過六分。而人口變項並無法預測民眾的選後信心,但政治意向中的政治興趣、對無線電視台選舉新聞公平性的評價及媒體公平可預測民眾的公共信心值得正視。
中文關鍵詞
發表日期
2001.07.03
授權狀況
未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