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經驗的電視人自1990年代起受到大陸的豐沛製作資源的吸引,以及大陸電視節目製作力求轉型進步,在電視台邀請下紛紛移居大陸,參與電視節目製作。然而,2005年起,隨著冠名贊助為中國大陸電視製作場域投入大量資金,加上電視台捨棄原創企劃案,轉向國外購買節目版權,引進國外製作人才進駐輔導,大資金大製作的運營模式已然成型。大型民營製作公司又受到重用,小型製作公司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開始走向邊緣化。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從政治經濟學以及文化勞動的國際分工的角度,探討在大資本大製作之下,中國大陸電視製作產生何種變化,而這種變化對於自由接案的台灣電視人又產生何種影響。
本研究發現,由於巨量資金投入,允許製作單位在節目的每個細節上追求完美,產製流程開始被一一拆解,並交由無數的小組進行再拆解與再錄製,這種電視製作流程碎裂化的現象,從正面來看,提供了自由電視人及小型製作公司更多的工作機會,維持基本的生計不是問題。但,這種資金集中的現象,讓文化創作者失去了與商業對抗的能力,最後只成為電視節目生產線上,不太確定別人在做什麼,不確定自己的貢獻,以及在最後的成品上會如何呈現的作業員。
長期在陸耕耘的台灣自由電視人,從以往可以參與節目規劃與討論的顧問角色,轉變為大型節目製作鏈中,無數碎裂小單元的單元拍攝者或執行者,對於節目最後的全貌為何已無權再探知。該堅持對節目製作的理想,不接零碎工作?還是,向現實低頭,積極成為大型節目製作鏈中的小角色?接下來該往那裡走也正困擾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