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學會
歷年年會
爆米花傳播學
會員專區
聯絡我們
臺灣傳播學刊
臺灣傳播年會
2006年年會論文
-邁向「公集團」:數位時代我國特定族群專屬電視頻道之法制研議
返回論文列表
篇名
邁向「公集團」:數位時代我國特定族群專屬電視頻道之法制研議
Bring into Public Services Broadcasting Group: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for Hakka and Indigenous TV in the digital age
作者
陳彥龍、劉幼琍
中文摘要
我國客家、原住民專屬電視頻道,迫於有限經費,目前是由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編列預算,委外製作節目,再利用衛星上鏈方式傳送節目。不過這種製播模式,與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改革理念相悖,人才經驗亦無法累積。本文目的,即藉由文獻整理、國外作法、國內訪談、以及現行法令分析,評估客家與原住民電視台納入「公共廣電集團」運作的可能模式:開播模式、澳洲SBS模式、單一基金會模式、兩個基金會模式,等四種組織設計之優缺點。
研究發現,開播模式是落實族群發聲的最便捷方式,可是缺點也最多,包括無法永續經營,人才經驗無法累積,政治介入等等;而澳洲SBS模式可以將客家、原住民兩頻道結合在同一個專責多元文化的基金會,立法工程較大,也不符合國內的情境;單一基金會的優點是公視基金會獨立超然,結合可發揮綜效,不過原住民已有法源,強制結合有違尊重主體原意;而兩個基金會模式,則是聯盟所有公共服務性質的頻道,共組經營委員會,優點是專款專用,資源共享,缺點則是行政機關仍可編列預算,掌控媒體。
評估四種模式後,本文提出未來客家、原民台納入公集團的立法建議,應朝穩定的經費來源設計、人才培訓與經驗累積、維護族群主體性、以及傳輸通道的提供四大原則來進行,以促成客家、原住民電視的族群傳播能永續經營。
中文關鍵詞
公共廣電集團,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數位電視
英文關鍵詞
Public Services Broadcasting Group, Hakka TV, Indigenous TV, DTV
發表日期
2006.07.12
授權狀況
已授權
全文下載
2006D05.pdf
返回論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