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年會論文

編號/篇名 作者 學校/系所 學生論文 全文
10-A1
語言與視覺中的知識行動
趙雅麗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系
10-A2
評估新聞工作的專家與生手:尋找新判準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張文強、陳順孝 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輔仁大學、輔仁大學
新聞學系、新聞學系、新聞學系、新聞傳播學系、新聞傳播學系
10-A3
多洛希亞之旅第二部︰教室、老師與創意體驗
陳文玲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10-A4
終身學習與社會∕教育力:公民∕媒體∕工作∕家庭素
陳雪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
10-B1
美國票房強棒v.s.台灣票房毒藥:研究電影閱\聽人跳脫好萊塢票房光環的現象
洪惠敏、葉淑貞、陳彥佑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0-B2
解放或壓抑:女性使用色情聊天室現象研究
陳婷玉、袁心玫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研究所
10-B3
虛擬空間的集體氛圍:網路咖啡屋的休閒與身體權力
林慧婷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研究所
10-C1
一場以媒介為名的「運動」
陳雅惠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0-C2
西方/媒體中心的運動全球化:霸權宰制下的全球文化
劉昌德 美國天普大學
大眾媒體與傳播研究所
10-C3
交工樂隊︰台灣通俗音樂的社會運動實踐
許\馨文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研究所
10-C4
禁錮的時期:台灣查禁歌曲之文化霸權論述
陳慧玲 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所
10-C5
社區媒介與社區意識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石岡鄉為例
陳彥佑、葉淑貞、洪惠敏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1-A1
風水與華人溝通關係之模式探討
陳國明 美國羅德島大學
傳播學系
11-A2
客氣與華人溝通關係之模式探討
馮海榮 美國普渡大學
11-A3
重禮與華人溝通關係之模式探討
蕭小穗 香港浸會大學
傳理學院
11-A4
和諧與華人溝通關係之模式探討
陳雪華 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
11-B1
讓電腦也能辨識新聞:新聞內容標記問題初探
陳百齡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11-B2
從使用者觀點探討行動廣告呈現方式之介面設計
陳建文、龔冠華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1-B3
智慧型代理人應用在終身e-learning教育傳播之初探性研究
劉容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圖文傳播研究所
11-B4
國內大學發展校園網路廣播之初探性研究
吳致達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研究所
11-C1
新時代的傳染性慢性病:公衛學界與傳播學界的新挑戰
許\志成 國家衛生研究所
11-C2
建構健康:通道、訊息與理論
王承志 慈濟大學
傳播學系
11-C3
建構全民健保宣導計畫與評價模式
蔡鶯鶯、陳紫郎 世新大學、美國杜蘭大學
新聞學系
11-C4
以理論為基礎之健康傳播資訊規劃策略
徐詳明 慈濟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
1-A1
從認同與媒介關係重探媒介效果研究
江靜之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A2
媒體再現與認同政治
陳明珠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1-A3
日本偶像劇收視與青少年價值觀及文化認同之影響研究
陳婷玉、陳鈺琪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1-A4
從韓劇的風行看台灣閱\聽眾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
吳金鍊、曾湘雲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B1
自尊、第三人效果與支持限制媒介
羅文輝、牛隆光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新聞研究所
1-B2
參考團體、第三者效果與表達意願:以民國九十一年台北縣縣長選舉、探討兩大族群在「表達意願」與「害怕孤立」上的差異
周玫楓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研究所
1-B3
消失的意見行動者:第三人效果知覺對後續行為效應影響之研究
張自強、江佩蓉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C1
電腦中介傳播作為組織回饋系統之特性與內容︰以台灣六所大學校長版為例
張惠蓉 輔仁大學
新聞傳播學系
1-C2
組織中上下司關係品質對上下司溝通模式及互動效果之影響
楊淑慧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C3
大陸報業集團組織行為:代理理論的觀點
張裕亮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1-C4
家庭傳播型態與兒童傳播行為:以電腦網路為例
邱慶華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研究所
2-A1
2001年台灣選民的媒介使用與政治信任之關聯性研究
彭芸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2-A2
政治再社會化:大眾傳播媒體與政黨認同之重組
卓美玲 淡江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2-A3
媒介與台灣民主化
彭懷恩 世新大學
新聞學系
2-B1
從創新傳佈的角度探討採用WAP電信加值服務之影響因素:以新竹市及台北市為例
張意曼、陳柏宏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B2
電信事業資費管制之研究:以英、美、澳管制經驗看價格調整上限制
龔冠華、陳韻如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B3
檢視電信自由化下台灣普及服務新制度的推行
陳建文、林心湄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B4
線上社區資訊共享與交換行為之研究:以MP3論壇網站為例
黃皓傑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2-C1
閱\聽人的思辨能力:從網際網路談
張玉佩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2-C2
再探「主動的閱\聽人」之核心意涵:質化與量化的異同
黃光玉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2-C3
廣播賣藥節目閱\聽人研究:媒介系統依賴理論之觀點
陳婷玉、王舜偉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研究所
2-C4
電玩暴力與學童攻擊行為效果之研究:一個預示效果觀點
林育賢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
3-A
電視媒體選舉新聞公正性研究:以民國90年年底立法委員選舉為例
鍾起惠、陳炳宏 世新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新聞學系、大眾傳播研究所
3-A2
競選行銷傳播策略研究:分析架構之省思
胡幼偉、鈕澤勳、蔡炯青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玄奘大學、世新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系、傳播研究所
3-A3
選舉新聞與選舉制度的關聯性研究
林東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3-A4
2001年選舉期間媒體對陳水扁總統報導的偏差研究
彭芸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3-A5
從羅爾斯與鄂蘭的民主論證觀點剖析選舉期間談話性節目的論證意涵
楊意菁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3-B1
地緣政治變遷與國際新聞報道比較研究—以1982、1998中日美三國五家報紙為例
韓綱 上海復旦大學
新聞學院
3-B2
客觀報導v.s.春秋筆法:探索華人新聞報導的「使用理論」
陳順孝 輔仁大學
新聞傳播學系
3-B3
兩岸三地媒體報導國際新聞事件之比較:以人民日報、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例
梁慧玲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3-B4
故事即商品:以香港《壹週刊》港中財經報導為例
何曼卿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3-C1
數位影像新世紀:虛擬攝影棚的理論與實踐
趙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
3-C2
影像與傳播發展新視野
劉新白 世新大學
新聞學系
3-C3
增添式實境技術在視訊影像之應用:以虛擬廣告版為例
王希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
4-A1
2001年台北縣長選舉公關稿之議題設定研究:政治競選言說功\能分析取向之應用
陳憶寧 世新大學
公共傳播學系
4-A2
媒介依賴與媒介使用對選舉新聞可信度的影響:五種媒介的比較
羅文輝、牛隆光、林文琪、蔡卓芬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新聞研究所
4-A3
數字會說話?:報紙民調報導的可信度研究
高秋萍 文化大學
新聞研究所
4-A4
公共政策議題的議程設定研究:以「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
蔡炯青、黃瓊儀 世新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傳播研究所、大眾傳播研究所
4-B1
笑看「鐵獅玉玲瓏」:語音延異遊戲
林東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4-B2
逐「怪胎」:混沌觀點下的後現代
吳筱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4-B3
風險傳播研究的系譜:論象徵文化、風險社會與管治紀律取向
徐敬官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4-B4
從開國紀念日到跨年狂歡:台北元旦做為集體記憶場址
廖漢騰 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4-C1-1
外籍學生新環境適應及日常傳播生活研究:以韓籍留學生為例
李蕙蘭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研究所
4-C1-2
弱勢社群媒介近用策略初探:以心智障礙者家長為例
晁成婷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4-C1-3
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參與為例
黃啟龍 世新大學
社會發展研究所
4-C2-1
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
林福岳 銘傳大學
傳播學院
4-C2-2
台灣社會運動音樂的語藝觀察:以交工樂隊之音樂內涵為例
邱雍閔 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4-C2-3
競逐中的部落地圖:試論部落繪圖作為弱勢族群組構的可能性
林益仁 世新大學
社會發展研究所
5-A1
跨國媒體集團經營衛星電視頻道之「在地化」策略研究︰以衛視中文台(STAR Chinese)及超級電視台(Super TV)為例
陳炳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5-A2
依附型與獨立型國際媒體服務公司在台灣之併購過程比較
陳宇卿、葛婷婷 世新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共傳播學系、圖文傳播研究所
5-A3
數位媒介產製之創新與傳佈意涵:以台灣推動電視產業數位化為例
陳清河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系
5-B1
全球與本土的連結與融合:以電視劇「流星花園」為例
高啟翔、徐偉倫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5-B2
電視劇內容價值之分析—以「飛龍在天」為例
陳婷玉、周君蘭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5-B3
古惑仔類型漫畫中「衝突─解決」形式之研究:以《人在江湖》為例
林憲志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研究所
5-B4
社會階層與流行音樂消費關係探究
林建宏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研究所
5-C1
外籍勞工媒體形象之研究:以框架理論的觀點
張敏華、張瑄純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5-C2
酒與原住民的認同與建構:以烏來鄉為例
夏曉鵑 世新大學
社會發展研究所
5-C3
面對異類:外勞的自我再現
成露茜 世新大學
新聞學系
6-A1
微觀與鉅觀/在地與全球的接合與辯證:建構媒體經營管理的新概念
秦琍琍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6-A2
「新聞娛樂化」對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產製的影響
王泰俐 世新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系
6-A3
我國新聞平台的共構
陳炳宏、林炳宏、黃湘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6-A4
節目產製流程中的觀眾研究
鍾起惠 世新大學
新聞學系
6-A5
超媒體的數位內容產製流程分析
曾國峰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系
6-B1
為什麼要研究網路社群?
谷玲玲 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6-B2
網路社群與社交網絡
施懿珊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6-B3
網路社群與民主參與
游明儀 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6-B4
網路集結與網路動員
藍晨英 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6-B5
如何研究網路社群?─介紹網絡分析
張惠蓉 輔仁大學
新聞傳播學系
6-C1
地方意象與地域意義之塑造:90年代台北市文山區再現/傳播機制之研究
王志弘 世新大學
社會發展研究所
6-C2
一個地方頻道之興衰:全球資本與地方文化的消長
管中祥、陳伊禎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6-C3
就業、傳播與第一代工人階級生活網路的建立:新店地區1970-1990
陳信行 世新大學
社會發展研究所
7-A1
以資源基礎觀點探究我國媒介競爭彈性優勢與僵化困境
李政忠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7-A2
我國無線四台競爭力之研究
彭芸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7-A3
數位媒體的整合競爭策略
曾國峰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系
7-A4
因應電視區域化:我國本土電視何去何從?
谷玲玲 國立臺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7-B1
傳播學門中「傳播」與「媒介」基礎課程的釐清:一個芻議
毛榮富 慈濟大學
傳播學系
7-B2
新聞理論、新聞學理論、傳播理論與媒介理論之糾纏與分野
彭家發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7-B3
新聞學(新聞報導?)方法論及「研究方法」教學問題
陳世敏 慈濟大學
傳播學系
7-C1
電子報出版與行銷的趨勢與應用
陶振超 新位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C2
網路廣告聯播行銷資料庫分析
許\安琪、周晉生 世新大學
公共傳播學系、傳播研究所
7-C3
臺灣網路新媒體使用行為研究,1996-2001
吳統雄 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8-A1
有線電視與民主:中美有線電視公眾頻道初探
林亦堂、劉正華 、陳志仁 世新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系、廣播與電視學研究所在職專班
8-A2
無線電視公共化理論的本土省思
楊秀娟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A3
開放頻道解決地下電臺問題的迷思
溫俊瑜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研究所
8-A4
「網咖」服務業營業管制之研究:以「台北市資訊休閒服務業管理自治條例」為例
林承宇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與電視學研究所
8-B1
電視新聞語言使用之多樣性研究
陳一香 世新大學
公共傳播學系
8-B2
初擬華人社會中多元文化互動溝通的研究藍圖:從實用語言學的角度出發
葉蓉慧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學系
8-B3
她的性騷擾v.s.他的性騷擾:性別角色與性騷擾定義之關聯性研究
陳怡君、遲嫻儒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8-B4
從壓迫到反抗:以類型批評觀點分析呂秀蓮副總統的自我辯護策略
王孝勇 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8-C1
網路廣告之跨文化研究:以兩岸三地華文網路廣告為例
林婷婷、高啟翔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8-C2
數位烏托邦的形象建構分析
洪淑宜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8-C3
台灣媒體服務公司外資化對本地廣告業之影響:從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分析
陳宇卿、吳峻安 世新大學
公共傳播學系、傳播研究所
9-A1
面子、關係、與華人社會中的溝通行動
黃光國 國立臺灣大學
心理學系
9-A2
「氣傳播」理論與傳播研究本土化
鍾振昇 舊金山州立大學
語文傳播學系
9-A3
意識的形態結構,文化,及華人交流初探
陳凌 香港浸會大學
傳理學院
9-A4
台灣人際傳播理論的重建:多面性理論架構的分析
張惠晶 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
傳播學系
9-B1
從「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大學生電子報使用動機與行為
周慶祥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9-B2
兩岸女性網站行銷策略之研究
王小惠、王怡茗 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資訊傳播學研究所
9-B3
企業網路謠言初探—謠言類型、影響及企業因應態度之研究
吳宜蓁 輔仁大學
廣告傳播學系
9-C1
資訊化社會的機會與限制︰中國大陸電視媒介的挑戰暨作為
呂郁女 銘傳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9-C2
大陸傳播產業對全球化的回應:中國廣播影視集團成立的政治經濟分析
賴祥蔚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9-C3
大陸報業集團組織行為-代理理論的觀點
張裕亮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