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會論文

編號/篇名 作者 學校/系所 學生論文 全文
1-1-A-1
平面媒體對公民投票議題之框架研究—以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為例
梁丹青、賴筱婷 國立南台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1-1-A-2
沒有新聞不是好消息—對台灣捷運免費報的批判性研究
林照真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1-1-A-3
新聞與想像:從解構老人新聞到再省新聞敘事
蔡琰、臧國仁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新聞學系
1-1-A-4
老人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 ─以「窗口」概念為例
臧國仁、蔡琰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廣播電視學系
1-1-B-1
市場競爭與節目多樣性之相關性研究:檢視台灣無線三台從1986年至2000年黃金時段的戲劇節目
劉怡靖、李秀珠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1-B-2
媒體集團化與媒體內容多元之關聯性研究
陳炳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1-1-B-3
書中自有黃金屋?—台灣「獨立書店」的初探
朱若慈、許\蕙千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1-B-4
真人實境節目中「真人」如何參與「成功\神話」的建構—以台灣「超級星光大道」節目為例進行一次現象社會學研究
費翠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1-2-B-1
新聞敘事:情節的再現與閱\讀的想像
林東泰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1-2-B-2
台灣報紙如何再現客家形象與客家新聞:1995-2007
李美華、劉恩綺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傳播研究所
1-2-B-3
誰的古早味?媒體再現的飲食文化分析
熊培伶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2-B-4
從優生保健法爭議看墮胎新聞的再現
賀政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2-C-1
當主持人變成你的朋友?主持人的談話方式是否影響消費者之購買決定─以電視購物中旅遊商品為例
董正王亭、詹國勝、曾琳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2-C-2
探討新聞媒體組織中的閒談現象:以社會比較理論檢視之
朱秋萍、鄭貴月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1-2-C-3
旅行的意義:論旅行書寫之敘事與傳播型行動
陳玟錚、臧國仁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新聞學系
1-2-C-4
探詢數位時代中敘事與媒介之關係
陳雅惠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3-A-1
傳播成為一門「意義科學」的可能藍圖與準備:跨符號的觀點
趙雅麗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1-3-A-2
傳播研究本土化問題的再思考—兼論本土化方法的初探
劉忠博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3-A-3
朝向以知覺為基礎的傳播媒介/符號訊息研究
柯籙晏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3-B-1
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
張玉珮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1-3-B-2
美貌的詛咒:男性凝視在網路相簿的權利探索
葉孟儒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1-3-B-3
想像與創作:同人誌的性慾文化探索
邱佳心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1-3-B-4
美麗壞女人:台灣女性名模的身體再現
陳俐妏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3-C-1
社會弱勢者媒體形象研究:以外籍家事勞動者與雇主關係之報導為例
劉徖琦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3-C-2
扭轉新聞劣勢─弱勢社群之主體性與媒體策略探析:以NGO在莊國榮事件為例
陳婷婷、段婧怡 南京大學、廈門大學
1-3-C-3
關於自主性的敘說: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病痛經驗和意義
黃齡儀、施馨堯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3-C-4
解構新聞/真實-對新聞場域重新提問
劉平君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1-3-D-1
社區傳播、媒介素養與賦權--以中部社區報《員林鄉親報》為例
孫曼萍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1-3-D-2
兒童眼中的速食廣告─其廣告識讀能力與速食飲食信念及購買意願之研究
毛俞\婷 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1-3-D-3
電視新聞影像素養研究:社會符號學的觀點
黃齡儀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1-3-D-4
重新思考每日消費生活:從「結構/施為」的取徑探討倫理消費者
張春炎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研究所
2-1-A-1
誰來受訪?電視新聞專訪受訪者之挑選與設計
江靜之 世新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2-1-A-2
Web2.0時代網路新聞價值鏈模式-以使用者觀點出發
方盈潔、翁榮暉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研究所、資訊管理研究所
2-1-A-3
二二八事件前媒體論述之社會問題與媒體定位--以《台灣新生報》社論為例
張耀仁、楊曉憶 國立政治大學、倫敦大學
新聞研究所、Goldsmith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2-1-B-1
網言網語的對話與遊戲:口語、書寫的再省察
蔡鴻濱 輔仁大學
新聞學系
2-1-B-2
虛擬社群網站之「實名制」與網際認同塑造之研究-以南韓Cyworld網站為例
吉佳媛、陳柏佑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研究所
2-1-B-3
論學術自由、治理、與合作:一個網際網路的觀點
廖漢騰 牛津大學
網際網路研究所
2-1-B-4
視窗時代口語人:視障者網路使用經驗與空間概念初探
施伯燁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2-2-C-1
背叛!台灣女性如何解讀電影《斷背山》:一個接收分析研究
陳婷玉 南華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2-2-C-2
同志類型電影與社會情境脈絡─以〈十七歲的天空為例〉
林佳誼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2-2-C-3
觀迎光臨蔡明亮博物館:論蔡明亮電影《黑眼圈》中的殘片展示美學
雍志中、李若韻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研究所
2-2-D-1
非「專業」媒改團體的媒體改革策略與行動意義:以「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為例
管中祥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2-2-D-2
從認知關聯性探討科技群集的形成
李易鴻、游婉雲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2-D-3
從科斯看本地傳播管制的正當性:一個類型化的思考嘗試
蕭肇君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2-2-D-4
迷的前世、今生、未來:論「新媒介科技迷」
吳姿嫻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2-3-C-1
台灣女性選民特質:政治與傳播構面的觀察
胡幼偉、林政谷、陳淑貞、林珮\霓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2-3-C-2
政治名人與媒體:三家報紙的馬英九現象探析
邱宜儀、蘇蘅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新聞學系
2-3-C-3
2008年總統大選電視競選廣告情感訴求與暴露次序效果
簡郁凌、周志華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3-D-1
新時期中國宣傳方式的轉變---以「八榮八恥」議題為例
王毓莉 中國文化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2-3-D-2
敘事與行銷活動─以第十七屆「飢餓三十」為例
華婉伶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2-3-D-3
客家文化行銷之研究─以「台北 義民 20」為例
吳孟儒、徐振興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研究所
2-4-A-1
符號互動下,澳籍台裔的離散認同建構
蔡珮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2-4-A-2
澎湖女性境內移民的生命變化與原鄉困境
劉盈慧、王瑾瑜 長榮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2-4-A-3
健康資訊尋求與照護: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為例
侯心雅、陳家倫、盧鴻毅 朝陽科技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藝術系、傳播學系暨電傳研究所、傳播學系暨電傳研究所
2-4-A-4
外籍配偶新聞報導產製分析:記者個人與新聞組織因素的討論
李昭安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2-4-B-1
以公共之名:記者角色與知識份子
黃順星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2-4-B-2
台灣報社文化脈絡下新聞工作者的集體協商過程:以《民生報》為例
黃國甦 國立台灣大學
新聞研究所
2-4-B-3
從新聞產製「階層模式」再探自律困境與機會
許\文宜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
2-4-C-1
網路色情對青少年的涵化效果
林奐名、羅文輝、吳筱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新聞學系、新聞學系
2-4-C-2
大學生對產品置入電視節目的接受度之探討
徐振興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學系
2-4-C-3
從第三人效果與沉默螺旋探討國中生之偶像崇拜
楊貞儀、黃怡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2-4-D-1
從俗民觀點探討民意概念與公眾主體性
楊意菁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2-4-D-2
危機情境,形象修護策略,及媒體成效的相關性研究:比較扁、馬兩市府團隊的危機溝通能力
彭曉珍、李秀珠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2-4-D-3
後現代主義的公共關係取徑:公關研究版圖的擴張與反思
曾英玲 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2-4-D-4
議題催化與議題回應策略研究:樂生療養院拆遷議題之文本分析
楊慧瑛、楊意菁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研究所
S085
紀錄片對新移民女性議題的再現與詮釋:以「移民新娘三部曲」為例
羅立芸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研究所
S087
醫藥產品之電視新聞置入型式研究:以TVBS及華視新聞為例
葉維康 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T11
收視率戰爭:媒體代理商與電視頻道的權力競逐
林照真 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系